楊柳青青江水平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聽說過,是一句很有名的詩詞,楊柳青青江水平出自劉禹錫的《竹枝詞二首》,那么楊柳青青江水平下一句是什么?這首詩是劉禹錫在哪里寫的?下面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詩吧!

《竹枝詞二首》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組詩作品。這首詩是劉禹錫于唐穆宗長慶二年(822)正月至長慶四年(824)夏在夔州任刺史時所作。
劉禹錫傳世作品中,有竹枝詞十一首,分兩組,這兩首詩是其中一組。第一首詩寫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戀中的少女的心情。她愛著一個人,可還沒有確實知道對方的態度,因此既抱有希望,又含有疑慮;既歡喜,又擔憂。詩人用她自己的口吻,將這種微妙復雜的心理成功地與以表達。第二是不像第一首那樣以諧音寫含蓄情事,而是從身居蜀地耳聞巴人歌唱自然引發懷鄉幽思。全詩風格明快活潑,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俗特色。
下面來欣賞一下這首詩的原文及譯文吧。
原文:
竹枝詞二首
其一
楊柳青青江水平,聞郎江上唱歌聲。
東邊日出西邊雨,道是無晴卻有晴。
其二
楚水巴山江雨多,巴人能唱本鄉歌。
今朝北客思歸去,回入紇那披綠羅。
譯文:
其一
楊柳青青江水寬又平,聽見情郎江上踏歌聲。
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,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。
其二
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,巴人擅長吟唱本鄉歌。
今朝北方客子思歸去,回鄉迎來紇那披綠羅。
賞析:
第一首是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詩歌。它描寫了一個初戀的少女在楊柳青青、江平如鏡的清麗的春日里,聽到情郎的歌聲所產生的內心活動。
第二首不像第一首那樣以諧音寫含蓄情事,而是從身居蜀地耳聞巴人歌唱自然引發懷鄉幽思。
《竹枝詞》其實是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,人民邊舞邊唱,用鼓和短笛伴奏。賽歌時,誰唱得最多,誰就是優勝者。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,非常喜愛這種民歌,他學習屈原作《九歌》的精神,采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,制成新的《竹枝詞》,描寫當地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,富于生活氣息。體裁和七言絕句一樣。但在寫作上,多用白描手法,少用典故,語言清新活潑,生動流暢,民歌氣息濃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