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游記想必每個人都看過了,也是大家的童年回憶,《西游記》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,也被翻拍為各種電視劇、電影、話劇等等,那么西游記的主要內容是什么?西游記的作者又是誰呢?下面一起來看看吧!

《西游記》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,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,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,與《三國演義》《水滸傳》《紅樓夢》并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,也是四大奇書之一。清代多位學者提出《西游記》作者是明代吳承恩。這部小說以“唐僧取經”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,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,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。
《西游記》以整整七回寫美猴王孫悟空出世及其大鬧天宮作為全書故事的開始,隨后遇見了唐僧、豬八戒和沙僧三人,西行取經,一路降妖伏魔,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,終于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,最終五圣成真的故事。該小說以“唐僧取經”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,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,深刻地描繪了明代社會現實。
《西游記》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,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,明代刊本有六種,清代刊本、抄本也有七種,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。鴉片戰爭以后,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,《西游記》漸漸傳入歐美,被譯為英、法、德、意、西、手語、世(世界語)、斯(斯瓦西里語)、俄、捷、羅、波、日、朝、越等文種。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,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。
西游記的主人公有五位,分別為孫悟空、唐僧、豬八戒、沙和尚、白龍馬。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五位主要人物。
孫悟空(心猿) :
孫悟空又名孫行者、悟空,被花果山眾妖尊為美猴王,玉帝封其為“齊天大圣”。在大鬧天宮后,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悔過自新。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經,路過五行山,揭去符咒,才救下孫悟空。孫悟空感激涕零,經觀音點化,拜唐僧為師,法號行者,同往西天取經。取經路上,孫悟空降妖除怪,屢建奇功,然而三番兩次被師傅唐僧誤解、驅逐。終于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,取得真經,最終封為“斗戰勝佛”。
孫悟空在中國民間文化中成為了機智與勇敢的化身,中國人將他奉為神明。孫悟空堅持自己心中正義、嫉惡如仇,勇往直前,機智靈活,執著略帶倔強,最喜好當官,是心靈的化身,智勇雙全。
唐僧:
唐僧,俗姓陳,小名江流兒,法號玄奘,號三藏,被唐太宗賜姓為唐,為如來佛祖第二弟子金蟬子投胎。唐僧勤敏好學,悟性極高,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。最終被唐太宗選定,與其結拜并前往西天取經。
在取經的路上,唐僧先后收服了三個徒弟:孫悟空、豬八戒、沙僧,并取名為:悟空(菩提祖師所取,唐僧賜別號行者)、悟能、悟凈,之后在三個徒弟和白龍馬的輔佐下,歷盡千辛萬苦,終于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。功德圓滿,加升大職正果,被賜封為旃檀功德佛。
沙和尚(沙僧):
又名沙悟凈、沙僧。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,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,惹怒玉皇大帝,被貶入人間,在流沙河畔當妖怪,受萬箭穿心之苦。后被唐僧師徒收服,一路主要負責牽馬。得成正果后,被封為“金身羅漢”。沙僧為人忠厚老實、任勞任怨。
白龍馬(玉龍):
又名玉龍(小龍王)。白龍馬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,因縱火燒毀玉帝賞賜的明珠而觸犯天條,要被斬首。后因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免于死罪,被貶到蛇盤山等待唐僧取經。之后又誤吃唐僧所騎的白馬,被菩薩點化,變身為白龍馬,皈依佛門,載乘唐僧上西天取經,最終修成正果,被升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。后在化龍池得復原身,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。
以上就是西游記的主要人物介紹了,大家是不是更了解了呢?